“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加5:6) “实践出真知”。这句古老的英国谚语是什么意思呢?最初的版本是:“布丁好坏,一吃便知。”这意味着你必须品尝,才能真正知道这食物是否可口。几个世纪前,布丁并不是一种甜点,而是一种并不可口的肉肠。 论到得救的经验,信心是一个核心因素。“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弗 2:8)。然而,如何才能知道你所拥有的信心是否是真实的信心呢?保罗鼓励我们:“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林后13:5)显明真实信心的有力证据是什么呢?毕竟耶稣说过:“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太7:21) 这节经文的结尾有一条线索,向我们阐明谁能进天国:“那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我们“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加2:16),那么,这节经文又应如何理解呢?我们在上帝面前的地位,并不取决于我们的善恶。“亚伯拉罕信上帝,这就算为他的义。”(罗4:3) 当我们仔细观察亚伯拉罕的信心时,我们会发现“亚伯拉罕因着信…就遵命。”(来11:8)。他那真实的信心不是被动的,也不只是理智上的认同,而是在顺服上帝的生活中显明出来的。雅各解释了真信心的明证: “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2:17) 保罗论述了因行为称义的谬误;雅各论述了没有相应行为之称义的谬误。行为与死的信心都不能使人得救,真信心的证据是需要经过检验的。
今日应用: 如果一个人真爱另一个人,你希望在他身上看到何种证据? 深入研究: 罗马书4:9,10——“如此看来,这福是单加给那受割礼的人吗?不也是加给那未受割礼的人吗?因我们所说,亚伯拉罕的信,就算为他的义,是怎么算的呢?是在他受割礼的时候呢?是在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呢?不是在受割礼的时候,乃是在未受割礼的时候。” 希伯来书11:8-12——“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象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她以为那应许她的是可信的。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 雅各书2:14-26——“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上帝,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上帝的朋友。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