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WORD 返回首页
 
谁会敬拜那兽?
 加里·吉布斯       2019-04-03       259

谁将拜兽?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目睹了多个末日预言的惊人应验。这令人振奋、激动,也坚定了我们对基督再临的信心。然而,它同样令人警醒,因为这些已经应验的预言,预示着剩余的预言也将接踵而至。

不幸的是,许多基督徒并不想面对这将要来到的——在启示录第13章中所预言在末日将要发生的事件:“我又看见一个兽从海中上来,有十角七头,在十角上戴着十个冠冕,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全地的人,都希奇跟从那兽……又叫所有不拜兽像的人都被杀害。它又叫众人,无论大小贫富,自主的,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额上,受一个印记。除了那受印记,有了兽名,或有兽名数目的,都不得作买卖。”(启13:1-3,15-17)

这确实是一个可怕的预言,上帝告诉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由宗教和政治势力组成的联盟,要在敌基督之兽的领导下,将世界投入沸腾的痛苦的锅中。届时,将有大艰难,是从有国以来直到此时所没有过的。(但12:1)一些研究圣经预言的学者甚至认为,这场大艰难,将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更为严重。

面对如此黯淡的未来,我们不难理解,为何有些人选择对末世即将发生的事件继续保持冷淡与无视。许多试图了解这一末日事件的人,因为对活在兽的恐怖统治下感到极度恐惧,而轻易地被错误的教义所吸引。

“灾前秘密被提”这一盛行的错谬教导,在末日善恶对决(哈米吉多顿)和兽印逼迫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诱人。然而,在末日大艰难的烈焰灼烤下,这些如同用无花果树的叶子编织出来的衣裳,终将干枯碎裂,而对预言的无知和对错谬教义的轻信,将使无数人陷入绝境,并最终失丧。

人们渴望生活在平安与稳妥之中,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中间很少有人在扪心自问时,能够自信的说,在魔鬼横行于世的日子里,自己依旧能为上帝和祂的真理而巍然站立。但是,就算对这一末世危机有着天然的恐惧和厌恶,我们也绝不应当去追随那些毫无上帝确凿话语为依据的对平安和保障的虚假承诺。

虽然我们应当专注于上帝对罪人的爱,以及上帝作为我们的生命之主和救赎之主所应许给我们的真正保障,但同时,我们也绝对不能忽视上帝对末日危机所发出的严肃警告。

在圣经的所有禁令中,作为末世信徒,我们最应当留意的,乃是禁止拜兽的警告。

请思考以下几个严肃的事实:根据圣经预言,所有拜兽的人,都将丧失在荣耀的新世界里与耶稣同享永生的特权;(启13:8)所有拜兽的人,都将遭受极端痛苦与可怕的末后七灾;(启16:2)所有拜兽的人,最终都将在地狱之火中被彻底除灭。(启14:9-11)

毫无疑问,我们绝不希望在世界末时,被发现是拜兽的人。但是,什么能保证我们不属于拜兽的那一类人呢?注意,圣经说,那并非只一小群人,启示录13:3节说:“全地的人都希奇跟从那兽。”请思考其规模和范围。

仅仅知道兽的身份,虽然会对我们有帮助,但却不能保证我们不拜兽。就如犹大,虽然他知道耶稣就是弥赛亚,但却依然背叛了祂。同样,许多明白末世预言的人,最终会发现,自己也站在了拜兽的一边。要知道,面对末世危机,仅有真理的知识是绝对不够的。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保证自己在一切尘埃落定时,会站在得胜者的一边呢?谁将敬拜那兽?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以确保自己不成为拜兽的人?这是我们所有人今日必须知道的关键问题。

末日对决!

首先,我们必须牢记,世界末日的终极冲突,将围绕敬拜展开。耶稣再来之前,全地的居民,将被分为两个阵营——敬拜兽的人和敬拜创造主的人。是敬拜受造物,还是敬拜创造主?这将成为让整个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关键议题。而每个人都必须作出决定,到底选择要敬拜谁。

那么,全世界将要如何被带向这个必须在受造物和创造主之间做出抉择的关口呢?圣经预言,那兽将会获得巨大的政治影响力,然后凭借其无上的权威与地位,来强迫人们的敬拜。拒绝的人,将会受到经济制裁,并最终被判处死刑。

请看启示录13:15-17节:“又有权柄赐给它……叫所有不拜兽像的人都被杀害。它又叫众人……受一个印记。除了那受印记、有了兽名或有兽名数目的,都不得买,也不得卖。”(启13:15-17 KJV直译)

当兽试图通过威权,来强迫人去敬拜时,上帝则仁慈地发出警告,劝诫世人切勿顺从那兽,并呼吁人们敬拜创造天地的主。

这便是启示录14:6-10节的预言:“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他大声说:‘应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他,因他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这人也必喝上帝大怒的酒,此酒斟在上帝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启14:6-10)

问题已经十分明朗,在末日来临之际,整个世界将被夹在两个宇宙势力之间——既无中间地带,也无缓冲区——每个人必须决定他们要事奉并敬拜谁。

敬拜之战!

这场关于敬拜的终极冲突,实际上是一场漫长戏剧的终章,而这场戏剧,早在人类被造之前,就已经在天庭上演。

叛乱的始作俑者——路锡甫(“Lucifer”即中文圣经中的“明亮之星”)——因觊觎造物主的宝座,而开启了这场受造物对抗造物主的战争。路锡甫,这位受造的天使,认为自己超凡的美丽与智慧,使他比造他的物主更有资格统治宇宙。

论到这位天使,圣经说:“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从天坠落。…… 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上帝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赛14:12-14)

通过隐秘的欺骗手段,路锡甫妄图赢得众天使的同情,最终,有三分之的一天使追随了这位叛逆者。(启12:4-9)在天上,路锡甫要求获得唯独创造主才配得的崇拜,而追随他的天使,则试图抢夺上帝的宝座。

叛逆者的这一行为,迫使上帝不得不采取断然的措施。启示录12:7节记载:“在天上就有了争战。”最终,为了保护宇宙的存续,上帝将撒但和他的使者们逐出了天庭。然而,这只是这场由撒但图谋被敬拜而引发的宇宙之战起点,它将持续数千年之久,并导致无数生灵的失丧。

始祖背信!

在被摔在地上后,撒但随即开始引诱亚当和夏娃去敬拜他。而我们只有看清始祖在敬拜问题上所受到的考验,才能学得如何在世界末日免于拜兽。

夏娃为什么要吃禁果?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缺乏对上帝的信。她相信蛇的话,过于相信造物主的话。亚当同样不信上帝。但与夏娃不同的是,他并没有被欺骗。(提前2:14)亚当吃禁果的决定,是一个有意识的、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无法想象失去夏娃的生活,更糟糕的是,他不相信上帝可以制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去处理夏娃的违命,并让他继续永享福乐。

始祖的不信导致了他们的不顺服。而他们的不顺服则演变成一种对蛇的敬拜。你看,敬拜和顺服是紧密相连的。“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罗6:16)

当受到试探要向撒但俯伏敬拜时,耶稣揭示了敬拜的行为是与服侍和顺从是密不可分的。“耶稣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侍奉祂。’”(太4:10)“侍奉”一词的意思是顺从并服侍。

当始祖相信蛇的谎言过于上帝的命令时,他们便开始了对受造物的敬拜,他们确实拜了那兽,因为从那时起,他们开始顺从撒但而不是上帝。经上说,顺从谁就是谁的奴仆,就是在拜谁。

世上的最后一场冲突,只不过是让人重新回到起点,重新面对亚当和夏娃最初的考验。我们是要顺服并敬拜兽呢,还是顺服并敬拜造物主?这个世界历史的第一个考验和最后一个考验,都包含相同的元素:蛇和它的谎言、敬拜、顺服或违命,以及被逐出上帝之国的刑罚。

人类重返生命树的历程,最终要追随我们始祖的脚步,走向同一个考验:我们是否足够信靠上帝,从而顺服祂?只有那些因信而顺服上帝的人,才能进入珍珠门。“那些遵守祂诫命的有福了,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启示录 22:14,KJV直译)

亚当和夏娃对兽的敬拜,为所有虚假的敬拜奠定了基础。审视任何一种伪宗教,你都会发现,它们是建立在对上帝的不信和不顺服之上。保罗在罗马书1:21-25节指出了这一点:“因为他们虽然知道上帝,却不(将祂)当作上帝(来)荣耀祂,也不感谢祂。……他们将上帝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

每当我们知道一项圣经真理,却拒绝带着感恩的心去顺从时,我们就是在敬拜受造物,而非造物主。我们已经将自己的意见和情感,置于造物主上帝所启示的旨意之上。

世俗人文主义!

(注:世俗人文主义 (Secular Humanism) 是一种生活哲学或世界观。它不依赖于上帝、神圣的启示或任何超自然信仰,而是以人类理性、科学方法和同情心作为道德决策和探寻生命意义的基础。简而言之,它是一种非宗教的、以人为本的信仰体系。)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将这种自我敬拜的虚假宗教正常化了。我们甚至为它起了一个名字——人文主义。在几千年前,上帝就预言了这场人文主义运动。在预言中,它既以南方王作为预表(但11:40),也以从无底坑上来的兽为预表。(启11:7-10)

法国大革命应验了这一预言,它将人的理性“神化”——以理智为神——并为世俗人文主义这一伪宗教奠定了基础。

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人的理性足以解答生命中最深奥的问题和需求,不存在上帝,也不存在绝对的道德标准。从18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一信仰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人类的事务。

根据启示录11:8节,它具有两个关键特征——“无神论”——如同埃及对真神的不信,道德沦丧——如同“所多玛”一样败坏。

世俗人文主义的无神论和道德败坏,已经在美国取得了重要地位。人文主义也控制着美国大部分的政府项目、高等教育机构、公立学校对小学生的教育、同性恋运动等。其结果是,美国正在收获与大革命后的法国相同的极速堕落。由于缺乏道德底线,美国正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

我们不应当对今日泛滥的同性恋,淫乱,犯罪和其他可耻的行为感到惊讶。因为圣经早已指明,这是将人的理智高举到超过上帝真理之地步的必然结果。“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上帝,上帝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他们虽知道上帝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罗1:28-32)

宗教人文主义!

基督教会也未能逃脱人文主义的渗透影响。美国福音派路德宗(ELCA)在其1991年12月发布的文件《人类性行为与基督教信仰》中敦促其教友审视针对同性恋人士的偏见,并强调“我们个人认为冒犯性的行为并不一定是罪。”另外,文件还谈到:“我们必须区分对圣经时代和我们当前时代对于同性行为的道德判断。”

该工作组在1993年发布《教会与人类性行为:路德宗视角》(1993年10月)时指出:“许多路德宗信徒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圣经对同性恋的谴责……但工作组敦促路德宗信徒挑战此类态度。该小组辩称,‘负责任的圣经解释’强烈支持接纳甚至祝福同性结合,并强调其依据的是圣经中的首要命令——即‘要爱人如己’。”(注1)

联合卫理公会同样召开了委员会议,来讨论同性恋是否是罪的问题。尽管放宽教会对同性恋的限制提案被否决,但1991年的委员会同意,圣经中关于性行为的论述不应“仅仅因为它们存在于圣经中”就视为必须遵守。(注2)

在这个议题上,可能偏离上帝圣言最远的,当属联合基督教会了,该教会竟然允许同性恋者被按立牧师。(注3)(注:“联合基督教会”是美国基督教主流教派,主要遵循改革宗传统,并深受路德宗影响,截至2010年,该教派拥有近5600座教堂、约120万信众。)

 这只是教会将自己的理智置于上帝诫命之上的众多议题之一。尽管在这些教会中拥有许多真诚和奉献的教友,但它们在人文主义方面却与世俗人文主义者一样负有罪责。他们只是在追随“宗教人文主义”而不是“世俗人文主义”而已。

不幸的是,那些在基督教伪装下继续支持人文主义的人,将成为在审判时对耶稣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的那群人。届时,耶稣将对他们说:“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他们终将认识到,宗教人文主义无法拯救灵魂时,但为时已晚。因为“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

教会追随人文主义的另一个毫不掩饰的领域,是选择星期日作为敬拜的日子。圣经明确指出,第七日安息日,即星期六,是上帝的子民每周聚集敬拜并歇了一切劳作的日子。

有趣的是,天主教会承认星期六是圣经中真正的安息日,并且,星期日敬拜并非基于上帝的话语,而是基于人的传统。

西格尔蒙席神父(Monsignor Segur)在他的著作《关于今日新教的坦率谈话》中承认,遵守星期日“不仅没有圣经依据,而且还公然与圣经相悖,圣经的教导是在安息日休息,也就是星期六。”(注4)

其他天主教作家也赞同这一观点。“‘安息日’一词意为休息,并且是在星期六,一周的第七日。那么,为什么基督徒遵守星期日,而不是圣经中记载的日子呢?…… 早期教会将应守为圣的日子从星期六改到了星期日……这是基于天主教会的权柄,而非基于圣经的明确经文……”(注5)“我们遵守星期日而非星期六,因为天主教会将此神圣的仪式由星期六改到了星期日。”(注6)

当然,非天主教信徒也有他们遵守星期日的理由。但历史事实与上帝的话是难以改变的。它们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这些天主教作者主张的准确性。天主教会确实改变了敬拜的日子,且绝无圣经的授权。

尽管我们对遵守星期日的教会和牧师们表示尊重,但他们为不遵守第四条诫命所作的看似动听的辩护,其论证逻辑却如蛛网般脆弱不堪。事实上,人所能找到的所有不顺从的理由,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建立在人文主义(也可以其分支“人本主义”代称)之上,其本质乃是将理智置于上帝明确的命令之上。

人文主义的小角!

上帝希望我们逃离人文主义。祂一再警告我们警惕其致命的影响,并向我们揭示了它将如何渗透到教会之中。上帝在但以理书第7章中,用小角的表号预言了敌基督者人本主义的特征。“我正观看这些角,见其中又长起一个小角。……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说夸大的话。”(但7:8)

请注意,这个小角上的眼睛,并不是属灵的眼睛,而是“人的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敌基督者缺乏真正属灵的洞察力,只是通过人的视角来看待生命。他判断真理的标准是:“我认为如何?”而不是“上帝的命令是什么?”这就是敌基督者。

耶稣教导说,我们的意志要降服在上帝的旨意之下。祂向天父祷告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 (太26:39)基督徒应当力求从上帝的视角看问题。(林后4:18)他们并不单单基于属世的考量去做决定,而是基于上帝的真理和祂至高的旨意。基督徒只问两个问题:“上帝的真理是什么?”以及“祂的应许是什么?”接着他们便会顺服前者,并宣告后者。

由于敌基督者以人文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便被驱使做出许多胆大妄为的事。他提出了与上帝真理完全相悖的主张。圣经说:“他必向至高者说夸大的话,……必想改变时间(time)和律法。”(但7:25 KJV直译)敌基督者的人本主义终极表现,是让人以为,上帝已经改变了祂的律法。

敌基督者尤其攻击的,是十诫中尊上帝崇为创造主的律法——例如第二条和第四条诫命。第二条诫命禁止人雕刻偶像并向它们下拜。在这场攻击创造主的旷日之战中,魔鬼一直利用预言中的“小角”这一势力来攻击这条诫命。

在中世纪,天主教会在第二条诫命上妥协,并将雕刻的像带进了基督教世界。今日,天主教的教理问答删去了圣经中的第二条诫命,从而使人们背离他们的创造主。

另一条被“小角”改变的律法,是第四条诫命,因为这条诫命同样尊崇上帝为创造主。第四条诫命通过吩咐人在第七日的安息日——即星期六——敬拜,并停止一切属世的事务,来为创造主在每周中设立了一个纪念日。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由“小角”所预表的天主教教皇权,已经欣然地承认了其将敬拜的日子从星期六改到了星期日。令人惊奇的是,教皇权已经成功地让人们以为,敬拜的时间和律法都已经被更改。现今,基督教世界的大部分,已经接受了将第七日的安息日改为一周的第一日(即星期日)的变化。

使徒保罗同样清楚敌基督者的人文主义的基础,所以他发出警告说:“人不拘用什么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因为那日子(耶稣再来)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称是上帝。”(帖后2:3-4)

那大罪人,即敌基督者,篡夺了上帝在教会中的位置。他称自己为上帝,有赦罪的权柄,并有权制定教义,即使它与圣经相悖。这同样是人文主义----人类高抬自己超过上帝权威。

上帝的真子民!

幸运的是,上帝在众教会中,仍有许多因完全信靠而全然顺从祂的百姓。事实上,祂有一道特别的信息,来警告那些在真理上妥协并攻击祂作为创造主之权威的人。这个警告,被称为三天使信息,记在启示录14:6-12节。

第一位天使的信息,命令人们敬拜那位“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创造主上帝。(启14:7)上帝希望祂的百姓转离自中世纪以来的背道。祂希望我们遵守全部的诫命——尤其是那些尊荣祂为创造主的诫命——第二条和第四条诫命。但顺从不是来自我们自己的力量,它必须根植于对耶稣的信心。

让我们面对现实——星期六是一周中最忙碌的日子之一。因此,要想完全顺从上帝,在这一日放下一切劳作,全身心地在上帝面前安息并敬拜,且守安息日为圣,这需要我们必须对上帝全然信靠。因为真正的顺从,只能通过在耶稣里的信心才能达成。这也正是为什么三天使的信息,被称为“永远的福音”。(启14:6)因为离开对耶稣的全然信靠,人便不可能遵守这三道信息中的任何一条。

这三重信息呼召所有人来到上帝面前,因信而称义。因为“义”就意味着“完全正确的行为”、“完全遵行上帝的旨意”,或是“完全遵守十诫律法。”经上说,凡不义的都是罪(约壹5:17),违背律法就是罪(约壹3:4),因而,“义”就等于“完全遵守律法”。这种“义”必须藉着全然信靠基督而获得。

然而,上帝的真儿女,并非只是因信称义,他们还必须因信基督而结出义的果实,从而证明他们的信不是无果之花,不是虚浮的幻影。

信心是一个积极因素,真正的信心必有果效,必然带来正确的行动。正如经上所记:“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雅2:20-22)

信心是因着爱而产生行动。“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加5:6)上帝希望藉着启示录14章6-12节中的三天使信息——这一永远的福音——能够产生一群已经学会爱祂、并完全顺服祂的义人。

上帝的爱必须塑造他们的生命,并成为他们一切决策的根基。他们将全然顺服作为创造主的上帝,因为他们知道上帝爱他们,并且祂配得他们的敬拜和顺服。

这种因信称义的经验,正是上帝在这个世界历史的最后时刻----审判之时——所要求的。第一位天使的信息宣告说:“应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他。因他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启14:7)我们今天正生活在这一预言所指明的,耶稣再来之前的审判时期。

请注意,上帝希望我们在这一审判时刻,敬拜祂为创造主。这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彼得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上帝的家起首。……所以,那照上帝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生命)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彼前4:17-19)

上帝希望祂的子民在审判之时所拥有的,乃是一种真正将祂作为创造主来信靠,并通过遵行祂的旨意将自己交托给祂的经验。祂希望他们确信祂的信实,并基于此种确信来全然顺服祂。

上帝在启示录14:12中,称这类人为“圣徒”,并且,祂还指明了圣徒的特征:“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并持有耶稣之信心(the faith of Jesus)的人。”(KJV直译)那些上帝的圣徒,已经通过经历认知到,上帝必信守祂的应许。他们已经认识到,祂无条件地爱着他们。祂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并赐予他们得胜与顺服的能力,上帝的圣徒们已经安稳在上帝是一位信实的创造主这一真理之中。因此他们才不惧任何风雨和患难。

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展现出这种信心与信靠呢?在每日的生活中,我们都会面临这样的抉择:我们明白上帝的旨意,却受到诱惑去做相反的事情。让我用非常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个缺乏信心与信靠之人的表现。

比如,一个人得到了一份工作,但这份工作与基督徒的标准不符。在诱惑下,他这样推理:“我需要一份工作,而这份工作就在眼前。我该接受吗?如果我不接受,我就无法应付生活所需。我的房子可能会因断供而被收回。如果我失业,我的婚姻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没有这份工作我就活不下去。”

这种思维方式,本质上讲,就是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思维。它没有将全能的上帝纳入考量范围。它专注于问题本身,而非专注于上帝。就像以利沙的仆人一样,他只看到了敌人,而没有看到上帝的天使大军就在周围,随时准备帮助和拯救。(王下6:8-17)

不幸的是,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尽管我们在每周末敬拜上帝,但在一周的其它时间里,我们却按照自己理性的指令生活。

这正是在这个人本主义时代,人们常常被绊倒的原因所在。然而,真理是绝对不能妥协的,为什么?因为妥协,就意味着我们不相信上帝足能顾念我们的所需。这意味着我们认为祂不值得信靠,当我们在上帝的真理上妥协时,我们对上帝的看法就显露无遗了!

上帝正在呼召一种不同的次序。我们必须牢记,如果我们耐心等候,祂必会为我们开辟一条顺服祂的道路。凭着信心,即使在受到严峻的考验时,我们依旧可以说:“我将等候我的上帝,祂必为我开辟一条道路,使我能够顺服祂。在此期间,我绝不会在真理上妥协。”

我们的创造主能为失业者提供一份不需要在真理上妥协的工作吗?祂能为单身者寻得一位基督徒伴侣吗?祂能修复破损的婚姻和关系吗?当然!我们的主是无所不能的。祂的能力和谋略是没有穷尽的。

但可悲的是,我们却常常限制了祂。我们没有耐心。我们不愿等候上帝在祂的时间表里为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上帝的解决方案可能要等到耶稣再来时才能显明。但那对上帝无限的良善有真正信心的人,即使这样也能感到满足。

上帝的印!

那些想要避免拜兽的人必须明白,哪些人会拜兽——这不只是一个未来的议题。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事实上,在每日的生活中,我们都会根据自己是否将上帝作为创造主来信靠并顺从,进而做出抉择。这类抉择所累积的影响,会塑造我们的品格。最终,在兽与上帝的终极斗争中,将会揭示我们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品格。

这就是上帝的印和兽印的全部意义所在。我们在世界末时所受的印记,无论是上帝的印还是兽的印,都将是我们在今日所作的每一个选择所形成的内在品格的外在证据。那些接受上帝之印的人,已经在每日的生活中藉着正确的选择与顺从,“印上印,证明上帝是真的,”并且是可信靠的。(约3:33)他们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上,已经学会了信靠上帝为他们的创造主和掌管者。因此,他们做好了面对生活中更大考验的准备。

而另一方面,那些接受兽印的人,则过着满足自我和不顺从的生活。他们日复一日地将上帝那微小而又坚定的定罪之声,视作无关紧要而置之不理。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当时认为是“小事”的不顺服,正在塑造他们最终的命运。因为他们遵循了兽的“自我满足而非信靠并顺从上帝”的原则,所以对他们来说,接受兽印将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毫无疑问。在我们现今所生活的时代,每日的抉择都并非小事。我们每个人都与命运有一个约会,届时,我们将收获自己今日所作之每个选择所结出的品格果实。现在,我们需要走上一条道路,清醒而坚定地活在“上帝就是爱,并且在祂的爱中,我们可以全然顺服”这一真理之中。如果我们忽略了去获得这种经验,我们将会发现,自己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是在敬拜兽。

我们被盖上上帝的印,还是被印上兽之品格的记号,最终将在我们是否遵守第七日安息日的事上显明出来。魔鬼尤其攻击上帝的安息日,因为它这条诫命宣告了上帝作为创造主的地位和权柄。因此,安息日将成为区分那些信守上帝话语的人和那些随从人文主义、并藉着理性来否定将上帝对其生活所提出之神圣要求的人之间的一条清晰可见的界限。

遵守安息日的人会背弃上帝吗?

不幸的是,即使在今日遵守上帝诫命的子民当中,也会有人最终离弃他们现在所遵守之真安息日的上帝,转而去拜兽。这怎么可能呢?这将发生,因为他们没有让上帝在他们的整个生命中掌权。是的,他们目前是在遵守安息日。但尊崇上帝为创造主,不仅仅是在正确的日子去教堂那么简单。

那些为自己而活的人,无论他们是否在安息日敬拜,当世界局势升温到沸点,将他们带到时间的最后时刻,他们最终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安息日的对立面。而那些在最后的日子离弃上帝的绝大部分遵守诫命的余民,并非是在一夜之间走到了如此地步,事实上,他们已经行在随从己意这条路上许久了。

现在,是否有人正在被欺骗,以为只要他们知道了真福音、安息日、圣所和人死后的真相等真理,就足以在末日被拯救?如果他们同时沉浸在贪心、苦毒和嫉妒中,或是在上帝已向他们明确启示的某件事上选择不顺服,那么这些真理并不能救他们。

真正令人感到不安的是,我们所有人都倾向于犯下了这个致命的错误。所以现今,我们是最最需要的,是要去全心地寻求主,寻求祂的怜悯与恩典,求祂赐予我们对祂至高的爱,以及一种全然顺服的信心,这是何等重要!

我们现今生活在一个有利于在凡事上都跟从上帝的时期,我们仍然享有相对的和平与安稳。启示录7:1-4说,这段平安的时期,是为了给上帝的子民盖印。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个印记与我们是否藉着信心信靠并全然顺服上帝密切相关。现今正是我们坚定确信上帝配得信赖的最后良机。我们可以顺从祂,祂必顾念我们。

每一天,上帝都在给我们机会,使我们发展敬虔的品格。但是,最终,风暴将会来临。那前所未有的大艰难将会到来。届时,我们只能显露品格,而不能再建造品格。

让我们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临到我们的考验和试练而感谢上帝,因为正是这一切,检验了我们在上帝里面的忍耐与信心。当我们想到上帝正在预备我们要去面对何种境况时,这些便成了祂能赐予我们的最大祝福。

永远不要抱怨上帝的安排,要全心全意地寻求祂,并在信实的顺服中前行,不论环境多么艰难,都要牢记,从跟随上帝到追随兽的过程,并非发生在朝夕之间。走上那条道路,是缓慢且几乎毫无察觉的。

几乎没有人会同意自己有一天可能会拜兽。但最终,许多人将发现,自己会不假思索地响应并敬拜那兽。这是他们每日所做之抉择累积出来的必然结果。

最终,我们将站在哪一边?我们会敬拜兽,还是敬拜创造主?这取决于我们每天就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位置所做的决定。今天就是全然委身于耶稣,并在祂里面长进的时刻。通过顺服,我们可以获得将祂作为创造主来信靠的经验。

我们会敬拜兽,还是敬拜造物主?这是我们的选择,就在今天。

-----------------------------------

1、大卫·布里格斯(David Briggs),《路德宗性研究报告完成》("Lutheran Sex Study Finished"),美联社(The Associated Press),1993年10月20日。

2、引自《国家与国际宗教报道》(National & International Religion Report),第5卷,第26期;1991年12月16日。

3、大卫·布里格斯(David Briggs),出处同上。

4、西格尔蒙席(Monsignor Segur),《今日新教坦言》(Plain Talk About the Protestantism of Today),第213页。由波士顿Thomas B.Noonan & Co.于1868年出版。

5、约翰·A·奥布莱恩(John A.O'Brien),《千万人的信仰》(The Faith of Millions),第543-544页。由伦敦W.H. Allen于1958年出版。格里芬枢机(Cardinal Griffin)作序。

6、彼得·盖尔曼(Peter Geiermann),《皈依者天主教教理问答》(The Convert's Catechism of Catholic Doctrine),第50页。由伊利诺伊州罗克福德市的谭恩图书出版社(Tan Books and Publishers)于1977年出版。

本系列文章目录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请分享给需要的人!